
第19屆亞洲運動會將於2023年在中國杭州市舉行。 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作為本屆亞運會規模最大的新建場館,同時也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標準最高、設施最先進的棒壘球體育中心,它將為周邊未來社區注入全新的活力,使體育運動成為周邊的文化底色。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體育建築的內在屬性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如何組織其與城市之間的內在關聯。 我們想構建一個以體育場館作為驅動力的體育社區,它能充分考慮城市語境中的多重可能,以前瞻性的視角將其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同時,設計以共用開放的理念貫穿整個建築的生命週期,使其作為聯繫文化與生活的紐帶,賦予體育建築特有的公共服務價值。 “錢錫棟說。
UAD 認為,體育建築並不止於體育競技功能,而更應強調靈活性的公共服務,以適應開放共用的社會趨向。 構建運動社區式的體育文化綜合體,使其成為周邊環境、區域的的引力內核,是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不同於傳統範式的重要特徵。
不囿於傳統的封閉式獨立場館,設計希望能夠打破體育建築相對封閉的刻板印象,充分考慮城市語境中的多重可能,由棒球場、集訓中心、體能訓練館組成的體育文化綜合體和一條雲翼蓋頂的特色商業街緊密結合,引領市民沉浸在共用共融的未來運動社區氛圍之中。
未來社區中的體育公園
項目位於紹興柯橋區和鏡湖新區交界處,是規劃建設的棒球未來社區中的重要節點及配套。 為營建一個充滿生機的運動社區,設計以多樣城市文化疊加複合功能,從塑造文化性、科學規劃、綜合利用入手,充分發揮體育建築在運動社區中的公共服務性質。
本專案總建築面積約136,000平方米,分為A、E兩個地塊。 A地塊主要建設棒球主副場,體能訓練館與配套酒店; E地塊主要建設壘球主副場。 作為一個對公眾開放的體育文化公園,場地整體不設圍牆,無論是體育文化商業街或是串聯各個場館的二層平臺,市民都可以隨時進入,零距離體驗。
項目綜合考慮亞運賽時和賽后雙階段的運行管理可行性,巧妙地將場地內部公共空間開放,與周邊未來社區有機關聯,回應了杭州亞運會“心心相融,@未来”的主題精神。
地域文化的呈現
設計從紹興水鄉意境和紡織文化中汲取靈感,展示出契合地域的獨特構想。 各場館通過絲帶狀的二層公共平臺編織在一起,並與城市街道相連接,成為街道網路的一部分。 建築立面從綢帶、書卷、瓦頂等傳統文化符號中提取曲線元素,以弧形穿孔鋁板材料營造水波連綿的江南意象。 穿孔鋁板不同比例與形式的穿孔紋樣賦予立面特有的技術韻律,延續傳統紡織的匠人詩意,喚起民眾對地域文化的記憶。
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除棒球場和壘球場之外,還配建有酒店、全民健身中心與大量的商業服務空間,能夠滿足亞運賽后多樣化的運營需求,成為未來社區內重要的配套服務中心。 以體育服務為支點,帶動整個片區的發展,提升社區的人氣。

場館上方巨大的罩棚是本次設計的重難點。 採用雙向桁架結構系統,最大處懸挑16米,由纖細的鋼柱支撐。 頂面覆蓋帶二氧化鈦塗層的PTFE膜,總面積達到2.1萬平方米。 每塊單元在中間微微隆起,遠遠望去就像微風吹過水面泛起的波紋,隱喻著紹興水鄉的地域特色。
罩棚底面則覆蓋曲面白色穿孔鋁板,天光透過罩棚漫射於場館,營造豐富的光影層次。 半透明的視覺效果能夠消除巨大體量所帶來的壓抑感,與天際間模糊的邊界更顯朦朧而輕盈。 細長的白色結構柱好似透過雲層的天光,形成一種輕盈感和呼吸感。 入夜,在豐富的LED燈光中,罩棚明亮並通透,為賽時的觀眾提供獨特的觀賽體驗。罩棚的表面曲率經由雨水與日照類比計算,決定了中部高,周圈低的形式原型,達到最佳的排水和遮陽效果。由遠而觀,整個罩棚猶如漂浮於場館之上,又似潔白的雲翼,將整個場館蔭蔽其下。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ua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