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取消非住宅物業印花稅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表示,政府於8月放寬非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後,2000萬元以上的非住宅物業(寫字樓、商舖及工業) 買賣成交宗數於今年第三季按季上升22%,較第二季錄得的18%升幅擴大,顯示放寬樓市辣招對市場有正面作用。是次政府撤銷非住宅物業的雙倍印花稅措施,對工商投資市場也會略有幫助,不過,只能帶動一億元以下的細碼工商物業成交,尤其價格已大幅回落的商舖。由於幾乎所有一億元以上的物業均以公司名義持有,並多以公司買賣形式出售物業,所支付的印花稅遠低於買賣物業需支付的印花稅,因此新措施無助帶動大碼物業的成交。
標準金額徵收補價先導計劃
仲量聯行估價部資深董事周若瑜表示,政府於去年推出的活化工廈2.0計劃,不少發展商均對可以增加舊工廈重建的最高地積比率兩成的措施最感興趣,但由於補地價需時及過程繁複,令不少發展商及投資者仍對進行補地價採取觀望態度。是次政府推行「標準金額」徵收補價的先導計劃,將提高計算補地價的透明度,可加快補地價過程。相信投資者及發展商將較以往積極參與計劃,考慮重建工廈作酒店、商廈或數據中心用途。
租用酒店或賓館房作過渡性房屋的先導計劃:
仲量聯行酒店業務高級總裁Corey Hamabata:
此措施似乎只是權宜之計,能在短期幫助個別酒店。事實上,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前,許多較舊及過時的酒店物業已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進行翻新、重建或拆除,而這項方案則可為這些酒店提供機會。
不過,對於冀口岸重啟能立即帶動業務復甦的酒店而言,此措施帶來的好處不大,因其無法為業主提供更佳的回報。由於酒店客房轉做過渡性房屋時或需進行改裝,酒店不太可能將這項措施視作短期內應對現時行業困境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