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轉角處 社區共融:從小開始

    22 November 2024

    當我們和「一口設計」(onebite DESIGN) 的創辦人之一張國麟(Alan)建築師對話時,他分享了一些建築以外的有趣計劃。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Alan 及其工作室的其他成員一直積極探討社會議題,認為以建築師獨有的技能,可以創造及帶領一些具影響社會的行為,和提升社區福祉的空間或活動。透過專注於具社區影響力的設計及改造,建築師也可改善或嚐試引起公眾關注環境綠化、跨代共融、城市化挑戰及文化承傳等社會問題。

    「一口舍群」(onebite SOCIAL)是「一口」的社區項目平台,成立目的是組織公共和私人場地社區營造不同活動及計劃。團隊相信,社區生活需要共創和實驗空間,因此項目的建築師及設計師致力提升社區鄰里間的日常生活質素。

    活化老舊吉鋪 – 壹屋計劃

    空置商舖和閒置空間在每個城市隨處可見,擁有全球最貴房地產的香港亦不例外。

    一口舍群推出了「壹屋計劃」,利用閒置地面樓層空間進行社區實驗,項目採用快閃店設計推動城市再生和社區振興,壹屋計劃是一個社區營造配對平台,配對空置店鋪與當地社區需要,來配合不同類型活動。此舉可為空置店鋪帶來生機,又為社區團體提供新的活動式工作空間,達致雙贏局面。

    首個壹屋計劃設於老化的深水埗大南街的一個 65 平方米的店鋪內,由23個當區社福組織共同改造,成為一個為期四星期的社區聚腳點。提供居民需要的社區服務,並免費對外開放。

    第二個壹屋計劃為期兩週,位於灣仔的一幢藝術家大樓的地鋪。這兩處地點的社區特徵及需求不盡相同,體現了 “社區生活” 的多樣性。地點變遷也體現店鋪特有的流動性,快閃店的性質亦擅於掌握本地旅遊及人流。

    在 2023 年 7 月下旬,「壹合」在上環皇后大道西1號開展 — 活在山下基金免費租出一幢具百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唐樓地鋪、前身為「有記合」燒臘店作為選址,這幢建於1920年代的唐樓見證上環的歷史演變。

    在為期七週的實驗期間,「壹合」對所有人開放,並與各方夥伴緊密合作,制定出豐富活動日程,包括每週身心健康課程、由社區保姆帶領的托兒團隊及車衣小班。

    在眾多工作坊及分享環節中,上環社區車衣隊最引人興趣。團隊由該區婦女、退休人士及長者組成,他們可以彈性工作,獲取額外收入及提升技能,並結交區內街坊。此社區空間已組織過百場活動,參與人數已超過 2,000 多名。

    鼓勵重用和可持續發展 – 社區植物圖書館

    「世界之約」計劃由南豐集團於 2021 年推出,是一個以可持續發展、社區設計及文化創意產業與社會同樂的社區計劃。

    「植物圖書館」於 2021 年 4 至 5 月期間舉行,由世界之約及一口設計共同構思一個協作平台,介紹香港本土植物,並聯同位於工業區及傳統零售的新蒲崗區近20間小店合作設計展示、收集和介紹植物,重塑社區活力,並在城市環境中探索植物與社會及文化價值,引發對社區共鳴及交流。

    活動鼓勵居民四處遊走,重新認識自己社區,並為植物愛好者提供在公共空間中互動及交流機會。

    在計劃的首部曲,團隊與20家店鋪(包括小食店、涼茶店及餐廳等)共同設計和採用 “植物家具”,利用植物和動物的力量改變店內外觀和氛圍。家具由「草途木研社」提供,材料從南豐集團建築工地的廢棄木材收集回來,基於合作商店的需要而製作,設計過程充滿著團隊合作及前瞻性。

    項目第二部分邀請社區居民參觀這些店鋪,在那裡展示的植物可以被大眾「領養」,過程充滿交流和互動。有居民更成為植物愛好者團隊的成員,負責日常運作如與居民聊天、照顧植物和舉辦工作坊,包括植物染色、升級咖啡渣為種植花盆、以及製作薑粉等。

    去年植物圖書館與社區伙伴,活動移師至上環及深水埗。除了保留2021年首次舉辦時的熱門項目外如流動植物診所,還邀請不同年齡層的居民及義工擔任植物管理員,通過工作坊和導覽活動,為上環區的植物設計木製花架,並參與創作由知名地圖插畫師貓珊 Maoshan Connie 製作的上環大型社區植物地圖。

    項目三大目標:

    培育社區:專注聯繫社區和推廣自然

    建設網絡:參與跨區活動,聯繫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學習

    推動可持續發展:建立促進參與及合作的社區營造場地,為社區人士帶來福祉

    植物圖書館雖然沒有提供書籍,但它擁有著如圖書館般的崇高理想及溫暖氛圍,令人愛戴。

    弘揚綠色使命 – GREEN@COMMUNITY

    為了通過應用技術提升社區回收服務和效率,環境保護署推出”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分階段測試智能回收設備(如智能回收桶、智能秤和禮品兌換機),以物聯網為骨幹技術於本地使用。

    在測試各種家居廢物分類方法來衡量靈活性、便利性和成本效益,環保署於 2020 年推出全新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服務全港社區。

    環保署為回收站創造統一的視覺語言,以設計吸引大眾及展現品牌方向,改變大眾對回收的態度。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其粵語諧音數字 “6” 為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 “GREEN” 的字首 “G” 及常見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傳達在各區推動綠色生活的願景。

    自2020年起,「一口設計」擔任首批 22 間社區回收便利點的室內設計師,隨後又為第二批 10 間門市進行設計,為整個城市的回收網絡打造整潔時尚的形象,迄今全港已有77間回收便利點投入服務, 而當中14間設有智能回收箱。 嶄新形象的回收站主要位於單幢住宅附近,或人口密集的公屋範圍,以應對當區回收設施不足。為了加強回收站與公眾的互動和教育,工作團隊、綠在區區及環保署攜手,在「綠遊觀塘」 連續五個星期日以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協作活動,聯繫社區,將閒置空間改造為滿足可持續生活需求和期望的動感場所。

    Video
     
    Gallery

    no images were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