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危機警報再響 綠色建築凸顯減碳潛力

    26 October 2021

    最近發布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份評估報告再一次拉響了“紅色警報”,它明確了人類活動對於全球變暖的直接影響,並預測我們最快將在二三年內面臨全球升溫1.5℃,這意味著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我們必須加快減排的步伐,也同時要提升樓宇、社區和城市的韌性。

    USGBC & GBCI 北亞區總監王婧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建築業的減排潛力

    實現淨零排放是整個建築行業為應對氣候變化所設立的最雄心勃勃的目標,包括香港在內的C40 城市氣候領導聯盟* 明確要求制定能在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減排途徑。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香港如果要在2050 年實現淨零目標,共需減少3200 萬噸二氧化碳。其中減碳潛力最大的幾個領域為“能源脫碳”、“高性能建築”以及“交通出行”。報告指出,通過採取一些節能措施,香港建築業有望減少1060 萬噸的碳排。

    建築行業佔據了全球近40% 的碳排放,這也奠定了其是全球可持續舉措的重要踐行者。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USGBC)在1998 年正式推出了綠色建築評價體系LEED,經過20 餘年的革故鼎新,現已成為遍布全球181 個國家和地區的“綠色建築通用語言”。同時,LEED 也是建築應對氣候變化的有力工具,在它的指引下,建築可以減少能源和水的應用;考慮生命週期影響及“隱含碳”(建築建造及建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讓建築從初始階段就評估產品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應用可持續的策略,以倡導一些對氣候變化產生積極影響的長效機制。此外,LEED 體系關注的幾大核心衡量指標,從場地、選址、交通、能源、材料、空氣質量等多 個維度全方位減少建築的碳足跡。根據美國總務管理局的一項評估,相比傳統建築 物,高性能建築(其中獲得 LEED 認證的不在少數)能夠減少23% 的能源消耗、28% 的用水以及9% 的填埋廢棄物。

    由於綠色建築出色的性能表現,LEED 已經成為開發商實踐可持續發展舉措的首選。根據 USGBC 北亞區辦公室的數據,香港已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城市 LEED 認證項目數前十。諸多地標項目,如太古坊一座、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K11 Musea 等、,均已加入 LEED 認證建築行列。

    綠色金融助推綠色建築

    LEED 能夠獲得諸多房地產開發商的青睞,除了看重其減碳成效,還有多重因素。隨著港交所於2016 年開始強制上市公司進行環境、社會、治理(ESG)方面的信息披露,上市開發商們必須加強在綠色建築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以免落後於同行;同時在綠色金融方面,香港綠色債券、信貸、基金等綠色產品蓬勃發展,諸多港資地產商已經開始使用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鉤貸款等綠色金融工具融資,綠色建築已成為證明企業綠色績效的有力工具。

    另一方面,綠色資產也顯示出了投資價值上的“超額回報”。 2019 年,由仲量聯行發布的《綠色金融與地產白皮書》指出,在大中華區重點城市,LEED 認證的辦公樓相比非綠色認證辦公樓的租金表現呈現約10% 的溢價。在大宗交易中,也呈現相似溢價。

    Video
     
    Gallery

    no images were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