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成立於1897年,總部位於美國密歇根州,在全球31個國家經營共有104生產基地,約15,700員工。公司在2021年的銷售業績約550億美元。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對陶氏主席兼行政總裁 Jim Fitterling 而言,勤奮、果斷、堅持以誠信為核心價值、尊重他人以及守護地球一直是公司傳統文化的根本。
他說:「在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努力奠定穩固的基礎,為的就是讓我們日後更上一層樓。我們的傳統文化、團隊和目標對於陶氏這125年來的發展有著不同的意義但同樣重要,而且令我們不斷進步,迎接下一個125年。」他解釋,豐富的經驗迎來責任和機遇,以接受更多新挑戰。
「我們融合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以推動系統和產品的創新,並且在整個價值鏈之中尋求合作,務求在加速我們的發展同時讓我們達成跨越多個十年的碳中和及消除塑膠廢料的目標,」他補充。
那麼,將來會變成怎樣?創想無限對更美好的將來的意義何在?
答案是創造出一個更可持續發展以及更均衡的世界,並持續在一個包容的環境之中培養出融會貫通的文化,挑戰現狀以及與擁有共同目標的夥伴合作。
但這除了這企業標語外,對於建造業以至大中華市場又有什麼意義呢?
事實上,在減少建築物的碳排放 — 或能源消耗為建築物提供電力、冷暖氣空調 — 經政策制定者、房地產發展商、建築師和工程師制定各樣能源效益措施後得以緩解的同時,其餘從建築物料和建築工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 或隱含的碳排放 — 又該如何處理?後者在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之中佔了近一半的碳足跡,而且較難量化。在各建築師學會、建築物業主和物業發展商的催促下,有什麼工具可通過更富挑戰性的標準生命週期評估計算去量度隱含的碳排放以達到主要的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認證,如: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或綠建環評(BEAM)的要求?
抵消碳足跡
陶氏高級業務拓展主管兼現任香港建築幕牆裝飾協會副會長 – 許志鵬先生的答案很清晰:「陶氏在發展和實現循環經濟方面一直擔當領導的角色,從製造,使用到棄置,我們會顧及對產品壽命週期的一切影響」。他指出,陶氏注重可持續發展原料和可持續發展生產的開發,務求透過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各方面以及陶氏推出全球首創商用碳中和矽料來減低其碳足跡。
香港政府為了配合除碳政策而在去年推出2050碳中和目標,而經陶氏設計用於結構玻璃裝配、中空玻璃配件和全天候密封的產品正好完美配合這個目標。
「我們的DOWSIL系列經由先進的有機矽技術研發,有助減少建築幕牆裝飾對環境的影響,能達到大部分有關淨零排放的目標。」
陶氏的先進技術與時並進,也特別配合由聯合國支持的全球建築物與建築工程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的研究指出建築物的承建和運作所產生與能源有關的碳排放量佔全球差不多四成的總排放量。
事實上,有許多建築物的碳排放量極高,這是因為可持續發展的幕牆裝飾設計欠奉。雖然混泥土、玻璃和鋁材為建築物的外部結構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但只有非常少數的建築物料能將低碳足跡融入設計當中。
陶氏出品用於幕牆裝飾的有機矽密封材料獲取國際唯一認可的碳中和標準 PAS 2060認證,也獲得環保產品聲明認證(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或EPD),確保與這些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之中對環境的影響有關的資訊透明而且可用於對比。基於相關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幕牆和建築物外牆裝飾的不同部件 — 由鍍膜玻璃至鍍鋅鋼、石材以及多孔和無孔基質,許先生認為矽膠依然會是建造業不可缺少的首先技術選擇,這不單是因為矽膠擁有長期的耐久效能,也因為它有助建築物提升節能和加强外牆保温能力從而減少它們的碳足跡。
最近興建
廣泛使用了陶氏建造技術的最近興建的建築實例包括: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的航天城、美利道2號、太古坊2座和啟德體育園、澳洲悉尼的 Crown Towers,還有吉隆坡的 Merdeka PNB 118等。許先生提到,陶氏的碳中和矽膠不但在採購和生產的過程中有利於可持續發展建築設計,而且還可在使用時有助改善城市的天際景觀。
事實上,作為全球業界的翹楚,陶氏是首家有機矽膠生產商能透過供應經註冊的碳補償按照個別工程項目所使用的矽膠來抵消碳足跡,令其使用的材料的碳足跡變為淨零,從而中和矽製密封材料在建築第三階段所造成的排放。而陶氏的碳中和矽膠在物料和能源效益方面均有助可持續發展設計,透過結合設計和工程碳中和矽膠在新的高效能幕牆裝飾設計和現有的建築中減少建築物的碳排放和隱含的碳排放。
許先生總結:「我們為 Dowsil 矽膠物料而設的碳中和計劃以及這些物料經驗證的耐用程度能令隔熱建築外牆可用超過50年。這肯定對建築師、工程師、承建商和建築物的業主有好處,而且也是大幅減碳的關鍵。這也令業界的專業人士因為工程上的應先減少而設計工作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對將來的可持續發展設計肯定有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