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景楼 启动香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6 August 2012

    香港一直寻求减少碳排放的方法,而香港科学园的设计,是以展示绿色科技和可持续发展、及可应用于香港其他建筑的做法为目的。园内新建成八层高的绿景楼,是一栋既环保、且具高度营运效益的模范建筑物。

     

     

    于香港新界东北部,吐露港海旁一块面积22公顷的土地上,香港科技园公司在1999年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委托,在科学园第一、二期建20栋顶尖及专为研发工作而设的办公室大楼,共提供220,000平方米的办公室用地,以及多个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园区设施。绿景楼是是科学园第二期规划中最后一栋落成的建筑物;由香港本土建筑师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 (Simon Kwan & Associates) 设计,以「园里的办公室」为主题,绿景楼的设计不但着眼科技,同时也拥抱大自然,更肩负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科学园第三期勾划出发展大纲。香港科技园公司项目及设施副总裁吕守信先生表示:「绿景楼是一座糅合多项绿化和可持续发展特色的科研及发展办公大楼。安装多个有效利用再生能源系统,呼应大楼的设计主题,同时可以向大众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其中值得留意的是可开合式玻璃百叶幕墙、太阳光反射及导入系统、展示由设计至落成的建筑信息建模,以及一系列作公众教育用途的互动展示区。自然温暖的日光透过日光反射系统渗透到绿景楼内部,令楼内中心部份的环境活跃起来,且为办公室员工的生产力和整体工作士气带来正面影响。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董事任萃华先生说:「绿景楼已经达到香港建筑环境评估法的铂金标准,而且就创新一项得到满分,这仅是第二个本地项目能在这类别中达到所有分数。」

     

    生态气候及景观特色

    为推广「园里的办公室」概念,绿景楼将园景融入建筑物,透过建筑设计将园景特色和小区元素交织在一起。精心设计的园林花园位于大楼的地面楼层和最高两层,连同中庭,进一步加强大楼用户和大自然的互动关系。引入「绿色手指」的概念,积极鼓励和推广办公室员工在各层的花园田地上进行小型都市耕种。在绿景楼绿色概念展览区的入口,可以进一步体验「园里的办公室」主题,透过流水、绿化的大堂和墙壁,在视觉上由户外延伸至室内大堂的设计,有效调节微气候.观景斜坡上裁种绿油葱郁的植物,一直由大楼的外面延伸到建筑内部,而大堂亦是利用自然通风来调节最合适的气温。细心的外围设计亦有助将建筑物带到大众面前,没有坚实的围墙,可以减低大楼和公众的隔阂。大楼第一道保安防线是大堂内部的玻璃门,而第二道防线则是透过保安闸门控制的电梯大堂。

     

    迈向零碳排放

    为了减少整体能源负荷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故选用了现时的大楼系统─混合式通风系统,结合了三种操作模式,可以根据各种户外条件调节模式,包括自然通风、自然冷却和空调模式。绿景楼天台亦安装了一个5.5千瓦的立轴风力机,为大楼电网提供电力和照明。引进太阳光导入系统,有效将阳光引入室内的同时,亦阻隔了紫外线。在接收一端装有太阳追踪功能,收集的阳光会经光纤到达地下走廊的照明器。自然温暖的日光照亮了长而暗的行人信道。天台的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为太阳能热水系统收集太阳能,再转换为可用热能。在夏季,混合式通风系统在外墙之间的间隙形成烟囱效应,让热空气上升和离开大楼内部。这道空气间隙成为一个缓冲区,降低办公室空调的用量,改善整个周边环境的热舒适度。至于中庭所需的空调,亦因为外墙的设计而相应调低。当所有可操作的百叶窗和窗户关上,热空气会在大楼外墙反射离开。而这些可操作的玻璃百叶窗皆安装在大楼的西北和西南外墙这两面接收最多太阳能的位置。于大楼额外加建一层外墙,可以制造在百叶窗和隔热玻璃幕墙的间隙,形成有效减少太阳能吸收的缓冲区,进一步减少办公室范围的能源消耗。

     

    废物处理

    现时在第一期和第二期实行的中央自动垃圾收集系统 (ARCS) 将会与绿景楼的 ARCS连接。ARCS 是指将来自办公室的再造纸和一般废物进行收集、整理和弃置。而在大楼核心的每一层都设有一间 ARCS 室,备有料斗和运送废物的导槽。料斗和导槽连接到底层地板下的垃圾输送管,送到现有系统的废物收集站内专门装载两种不同废物的独立垃圾箱。当垃圾箱达八成满,清洁承办商便会安排收集和处置垃圾。绿景楼肩负为科学园第三期勾划出发展大纲的重要任务。大楼结合了最新的环保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模式,务求达至零碳排放。科学园第三期将会是一个本地实行可持续措施的重要展示地,它将会加速香港和珠三角地区发展成为绿色科技的地区枢纽。

     

    Video
     
    Gallery

    no images were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