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quitectonica 的亚洲及中东地区行政总裁Peter Brannan 先生,一次在马尼拉视察项目时忽发奇想-他想到亚洲的城市特色是建筑物密集、街道挤迫及社会的急速节奏,对建筑设计师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而在人烟稠密而又缺乏土地供应的情况下,都市绿化渐渐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但Brannan 先生的想法却能够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事实上,市区的确存在很多大型开放的空间,供各类型建筑服务及机械工程之用,但是被我们一直忽略。这些平坦而宽广的空间,就是建筑森林之上的「天台」。但在现实居住环境下,如何将荒废的一片石屎空间改变用途呢? Arquitectonica 一众充满创意的建筑师及设计师灵机一触,在进行各方面可行性评估后,终于想出改变传统的做法- 就是将城市绿化及购物空间来个上下交换。Brannan 说:「我们曾经为发展商在菲律宾设计购物商场,该商场面积约四十万平方米,其屋顶约为20公顷,大概相等于30至35个球场。当时我坐在直升机上视察整个项目,突然眼前一亮,看见了这片幅员广大的天台的增值之地!」不少亚洲地区的购物商场地库均设有3至4层的停车场,而天台则设置各类型机械设备。地面因为人流量多,房地产价值较高,所以地面层或近地面的均用上较具竞争性的商铺。相对于美国及澳洲国家,空间较亚洲区为多,很多购物商场都是单层的,而面积亦相当广阔。为了吸引人流到大厦各层及善用空间,亚洲城市很多购物商场的顶楼都是专为食肆、戏院及游戏中心而设,让这些需要较大空间而尺租回报较低的行业移到较高楼层,从而增加空间的市场价值。深明此道的 Arquitectonica,特意为大厦的天台来一个大改革,这就是他们说的「活化天台」,即是将天台改造成为顶层的休憩空间。
Brannan 解释这空间有满足文化上的需要,他指出:「在人烟稠密的都市,公共空间一直匮乏。既然我们不能像纽约般可到中央公园享用午餐,为何我们不能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公园,甚至可鼓励家庭到此一游?因此,我们希望在天台引进食肆,而大前题当然是争取最多的公共空间。香港的太古广场就是一个「由上而下」设计的商场,最高层的是高端零售品牌,跟传统商场的安排截然不同。全因商场之上乃是顶级消费群聚集的地方,那里由五星级酒店、甲级商厦及豪宅所组成。」我们的改革不仅限于为商场内零售空间增值,而是要唤起大家关注并善用所有楼宇的天台部分;正如很多商厦的设计都会忽略与周边大厦及街道环境的协调,而购物商场对公园及公共空间的忽略一样。大家一直以来都只在乎有没有海景,然而世界的潮流却反而著紧是否向园景,并认为向园景对房地产价值有正面作用。设计师们努力设计的绿化天台空间,建造人造公园,正是贴紧市场趋势。我们现正为大家一直忽略的东西增值;而自创的「中央公园」正可为房地产项目增值。如此的利用空间不仅符合在财政上的可持续性,更对周边环境起着正面影响;既可直接增加城市绿化度,更可改善都市的环境及气候,最简单的就是散热问题。混凝土的天台会直接反射阳光和热能,在炎热的夏天,密集的反射会导致大厦需要较多成本进行降温,增加碳排放,同时亦增加周边大厦冷却系统的需求。如果天台改造成为绿化公园,植物及泥土会增加吸收热和光,也间接减少了对周边建筑物空调系统的负荷。
天台花园(又称「活化天台」)可减少水直接排入污水系统中。储起来的水可以减轻冷却成本,亦可用于花园或直接供大厦用水。另一方面,大厦生产出来的废料也可供给花园之用,减少堆填。位于广州的「太古汇」正为大众展示如此革命性的建筑概念;这是 Arquitectonica 与发展商太古物业合作发展的混合用途项目,最后阶段工程亦经已竣工。项目包括了两幢商厦、一幢购物中心、全新文华东方酒店及文化中心。其中一幢商厦主要是汇丰银行的办公大楼,另外索尼(SONY) 在广州的首个旗舰商铺亦将建于此。建筑物的天台将结合为一个广阔而又翠绿的公园,并引进知名食府,开放给大众享用。位于三楼的平台花园将内外的环境互相连接,而这项目的精髓之一,便是那壮观的雕花天窗,将大量的天然光由上而下引入商场的每一层,商场的整体设计无论内外皆保持着一致和谐。
尽管这些零售与环境的设计项目看来是一大革新,但实际上只是踏出一小步。在新加坡,政府部门早已开展城市绿化建筑设计的研究,大家不难在那里发现有很多医院及学校的天台均已进行了绿化工程。 Arquitectonica 的创新精神让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在医院的天台上,拥有着绿化空间可舒展身心,而学校亦增添了园地可供学生休憩,或设立自然教学让学生增进生物知识。 发展商、建筑师及城市规划师均可以利用这庞大的空间资源以满足文化上的需要;例如马尼拉塔尔火山附近有一条小农庄,乃马尼拉政府租给居民的一块土地,居民在此耕种并将种出来的香草和蔬菜供给市内所需。随着公众对食物来源日益关注,对城市本地生产农作物的需求越为殷切。 Arquitectonica 的设计师更大胆地假设,未来的城市天台将是城市内部生产农作物的主要基地。Brannan 续说:「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食物的来源,有了这『垂直农地』,我们食用蔬菜便可直接从居住大厦的天台摘下来享用,保证新鲜健康,更不怕极端恶劣环境令农作物失收。我们现正尝试改变思维,我们现正尝试接触群众。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多些资讯及交流,少些主观判断及指责,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相信绝对做得。」
Arquitectonica 其中一个最成功的设计项目,便是位于马尼拉SM 市北面的EDSA 购物商场。一直以来,建筑界对商业上的可持续性争论不休,建筑师成功游说发展商建设一个交通交汇处,既可遮盖汽车免受强烈阳光直接照射,亦可有效控制及管理驶往商场的交通。停车场之上为一片绿化带,遍植多种花草树木,当中大部份为本土植物。花园设计适合栽种植物,水份亦基本上可通过径流雨水达致自给自足。休憩地方设施包罗万有,既有儿童游乐场、亦有咖啡店及食肆,给游客舒适自在的感觉。这地方早于两年前经已落成,初推出经已广受大众欢迎,管理层因此便改为24小时全天候开放,以吸引更多客流量。
Arquitectonica 始于1977年由四个年轻建筑师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成立,在1995年公司业务在亚洲区扬威。最瞩目的设计项目可算是Atlantis,于美国著名经典电视节目Miami Vicel 中首度亮相。其后公司获太古地产邀请参与香港的「又一城」项目,自此便在亚洲地区开始立足。现时,Arquitectonica 的美国业务主要由迈阿密、纽约及洛杉矶地区办事处负责,其他国际性业务则由设于巴黎的欧洲分部主理;亚洲区办事处分别设于香港、上海、马尼拉;中东地区办事处则位于杜拜;而南美洲地区办事处则设于利马和圣保罗。业务遍及世界各地,无远弗届。凭借出色及具创意的建筑专才,加上灵活、高效率及可靠,Arquitectonica 将会继续成为国际领先的建筑师楼之一。无穷无尽的设计意念是 Arquitectonica 一直奉行的宗旨。公司将秉承一贯传统及理念,在建筑范畴上创作更多令人赞叹不已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