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思

    20 October 2016

    变幻往往是世界上最优秀城市的生存之道。当中适应力最强,就是是那些可洞悉先机之士,但又该怎样评价那些协助创造我们所居住的环境,缔造为大众塑造体验、机遇及实践抱负的人?

    IMG_2737

    最近《PRC 建设》与 Bespoke Careers 在湾仔一间豪华家具及厨具品牌专门店 House of Madison 中,联合举办了一次圆桌讨论,集合了本地六位优秀的设计专才,一起讨论及分享如何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本刊非常高兴地可以和读者分享这几位设计大师的经验与未来前瞻。

    当代的现实

    设计师工作範围及在建造业的位置,与社会的基本结构一同演变。昔日认为设计师只懂创造花巧多於实际的空间的看法,几乎无法反映当今最顶尖设计师的实际工作。

    现今领先设计师以在微观和宏观尺度创建经验而自豪,室内设计昔日以美观为主,但当今的从业员须提供比装饰更高一筹的综合方案。同样地,现时客户期望设计师可解决关乎其企业及品牌表现的深层问题。

    「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为客户的业务担任护航角色,替他们营造真正有竞争力的市场优势。」Studio X 创意总监 Rufus Turnbull 先生说。

    Gettys Group 美洲地区以外业务董事 Serene Lee 小姐表示,她认为室内设计,尤其是零售及款待业,变得日益感官化,更强调塑造整体体验。她指这必然意味著设计逐渐跨领域,提供更多机遇让各种专才合作,达至个人成就感之馀,亦使客户有更多选择。

    另一位认为设计行业日益扩阔,是世界上第二大傢俱公司 HNI International 副总裁 Pamela Keefe 小姐。她观察到室内设计以往曾经是当地或区域为中心,但设计全球化已成大趋势。服务供应商和设计师们受客户或僱主派遣到世界各地,无分美国、欧洲还是在亚洲;席间无一不同意设计全球化趋势的锐不可挡。

    塑造目的地

    IMG_2817

    会议的出席者均表示同意,香港及新加坡仍然是亚洲区内的主要设计核心,分别在两地设立总部的跨国机构占大多数。

    Alex Brazier 先生是最近成立、善於总体规划、室内设计及大型零售项目的建築事务所 Lead 8 的创作总监。「我会以较全面角度看待设计;我觉得香港一直以来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广为人知,然而出现了文化转变令创意工业逐渐抬头。香港正处於关键时刻,可借机审视自身作为中国沿海城市及主要亚洲枢纽的文化身份。」

    PMDL Architecture + Design 是一间集建築、总体规划及室内设计事务所,分别於悉尼、墨尔本及香港办事处。公司代表 Aino Kavantera 小姐表示,香港在世界素享有贸易中心、 商业中心及购物天堂美誉,但随著零售开始讲究生活方式体验,脱离纯购物模式,需要设立可吸引人流的餐厅及商店。

    改革为未来

    「市场想要创新,而且渴求强烈。」Kavantera 说。市场上的变化令设计师面临翻天覆地的革新。

    Turnbull 同意上述看法:「室内设计的传统概念以装饰性为主,这种手法现时正面临挑战,最终会被由创新而非外观作主导的设计过程所取代。业务优化和品牌表现正是这次讨论的核心。」

    Kavantera 女士同意,并认为香港对新奇事物接受程度高。「举例说,某处有一些大家从没尝过的新玩意或新食品,港人总会趋之若鶩,大排长龙也在所不计。市场绝对準备就绪,但这种购物革命尚未出现。」儘管港人或会接受城市社会结构边缘上的变化,但骨子里香港仍是个保守的城市,改变步伐缓慢,根据 Keefe 的看法。

    Tom Herron 是跨领域国际设计事务所 HASSELL 的主埋人。「有趣地,我们看到有些趋势不再首先根据营运需求主导来设计项目。公司越来越重视宣扬品牌、DNA 及其文化,多於由顾客的体验来表达其品牌特徵。文化身份必须超越品牌建立,为我们客户及其顾客打造出独特的日常经验,并由营运模式及指引负责支援。」

    「香港仍然是可吸引顶尖人才的区域枢纽。随著亚洲区经济继续增长,我们的客户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从竞争对手的款待、工作及零售环境中突围而出,以图吸引最优秀人才以及客户。反过来,大家对所委託的设计师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以求获得竞争优势。」

    文化因素

    IMG_2821

    那该怎样做才可以令相对实验性风格在香港大放异彩?Lee 指出成败繫於能否与当地文化产生共鸣。「香港对国际化设计一直有强烈偏好,而这习性将会继续。有趣的是,试举例说,油麻地或天后的酒店体验,虽然地方不大,但强调创新及与当地社区参与,缔造度身定制的体验,与一般传统酒店截然不同。这亦并非设计师由零创造,而是在社区内演变出来。
    「就文化体验而言,全部都与本地创新有关。关乎采纳地区元素、社区参与,以创造别开生面的体验,目的是创造互动同时回馈社会。我们并不打算大幅度重新诠释或重新定义。」

    她续说︰「大地标时代已经过去,令旅客重覆到访香港旅遊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新发掘景点。也许香港须重塑其品牌形象,令旅客认识除了那几处必去必做的目的地,本地还有其他引人入胜之处。

    集思广益

    各出席者莫不同意容纳不同声音之重要。Brazier 留意到香港的设计专业人员共同面对的难题,是由上到下的管理架构,及似乎除非得到同意,否则避免表达个人意见。

    「我认为客户与顾问建立关係,过程完成後就是基於忠诚与信任。双方若达到合作无间,必会如鱼得水,既有莫大得益之馀,生产力亦大大提高,但前提是须先通过这艰难的过程。」

    当大型事务所忙於与各大学互动频繁,提供实习机会及其他举措以抢先拣选行业明日之星,一众讲者均同意未来将会掀起大变化。Herron 以自己的事务所 HASSELL 为例,尝试在设计工作环境上让毕业生顺利过渡成就业阶段。

    Lee 解释说:「招聘的最大挑战是没有人真正想要一份全职工作。他们都想当顾问或自由职业者。年轻人现在渴望的是不断变化,他们想要完整的体验。」

    工作空间演化

    IMG_2784

    设计作为不断演变的行业,还面对另一层潜在困难:工作本身的性质正不断变更。

    「在澳洲你把叁千人放进一幢没有分配固定工作间的大楼,但每个人也觉得舒适自在,他们可随意选择工作地方,只要有空位便可。但在香港,每人都希望拥有私人空间,即使很小也没关係,最重要是有自己小小的一片天。」据 Keefe 观察所得。

    「但香港的工作及私人生活界线比世界各地都模糊。这并不是『这是我工作的地方、那是我的家。』的这般意思。而是所有日常东西都已混在一起,因为大家无时无刻也在工作。而上班族在办公室内里面,也可以和朋友在脸书、看网上视频或玩音乐。」

    空间的概念连结到另一个对设计师更为紧迫的担忧,就是可持续性。虽然香港和中国内地似乎落後於北美或欧洲,但这方面的机遇在亚洲,特别是香港乃非常庞大。

    「你看看我们对混合式项目所作的规划,港铁站上方建有零售群楼,再上是住宅大厦,其密度从城市发展角度显得非常具效益,同时多得香港的稠密环境,亦会获得一些西方国家并无提供的认證。」Brazier 先生解说。

    展望将来

    设计行业时刻受衝击,亚洲区发展方兴未艾,愿景不断演变,只有变幻才是永恒。出席的嘉宾对未来路向无一不感到兴奋。他们认为纳米技术、 3D 列印技术和人工智慧技术将透过降低成本及大幅增加设计选项,革新设计行业。

    「这将赋予我们极大灵活度及更大发挥,昔日的傢俱製造商总是坚持:『不!你们必须恪守尺寸大小。』以上的科技将彻底打破框框,如何做设计及给予更大弹性。你试想想十年後,科技将以几何级数提昇。」

    而可能意味著继续的破坏,但同时为新加入者、新构想及持续活化提供丰富土壤。「设计顾问市场正不断发展,在过去一年左右,我们已经看到最优质、最前瞻的发展商开始聘请更小型、更敏锐的设计师事务所,他们为市场带来新衝击,这将为发展商及设计顾问创造更多机遇。」Turnbull分析说。

    Studio X 董事 RUFUS TURNBULL 先生

    The Gettys Group 董事 SERENE LEE女士

    Lead 8 创意总监ALEX BRAZIER

    PMDL XX ? AINO KAVANTERA

    Hassell 创办人 TOM HERRON

    HNI International 副总裁 PAMELA KEEFE 女士

    主办方Bespoke Careers SHAN VALLA BRADLEY 女士

    主持人ROF Media 董事 MIKE STALEY 先生

    Video
     
    Gallery

    no images were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