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青年住屋设计比赛 由下而上触动灵感

    17 January 2017

    对青年人而言,香港地少人多,拥有一个舒适的安乐窝是 否遥不可及?适逢60 周年的香港建築师学会,其中「築 动香港60 载」重点项目—「创意青年住屋设计比赛」於 本年6 月至10 月间举行,旨在让年轻建築师与青年人互 动,从中发掘香港青年住屋设计的可能性。 是次比赛在香港房屋协会的赞助及香港青年协会的支持 下,顺利从53 队比赛队伍、合共108 位的年轻建築师 中挑选出5 队优秀作品,为青年住屋提供了极具前瞻性 的设计,而主办方及得奖者在以下一系列的访问中,均 分享了他们对此比赛的期许及对建築的无限想像,拉宽 众人对空间的看法。

    IMG_9881


     

    会长的话 – 吴永顺太平绅士、香港建築师学会会长

    IMG_9870

    设计比赛可提携年轻建築师

    吴永顺回想起2015 年初上任香港建築师学会会长一职时,已想打造一个平台让 香港建築师去展现创意,特别是年轻的一群,他坦言:「事实上,香港年轻建築 师较少机会,亲手设计然後将成品展现出来,希望有活动能保持他们心中那团火, 不会被社会诸多限制而消磨。」在商业世界中,吴会长指出建築师与创意行业人 士所面临的困境是相似的:回报的考虑往往盖过兴建宜居建築的意欲,加上香港 建築物条例特别严谨,让建築师有志难伸。适逢学会60 周年,长期关注香港建 築环境及社会事务的吴会长认为除了庆祝外,学会也要善用社会议题并与其接 轨,引起大众讨论,这就成了举行创意青年住屋设计比赛的契机。

    从用家需要出发 建构宜居单位

    本港的住宅单位设计常为人诟病,如细得不能活动自如的洗手间、或狭隘的客厅 等等⋯⋯ 吴会长质疑:「发展商总将所有设施也放入只有数百呎的单位,真的有 需要吗?」因此比赛有别於一如既往的设计模式,要求参赛者切勿闭门造车,要 先了解青年人生活模式,以「由下而上」的方式设计作品,「我们要求参赛者在 面对切实的香港楼价高企及土地问题时,在固有限制中取捨及发挥想法,兴建最 实用的单位。」吴会长说。比赛告别任由参赛者天马行空的传统,透过与香港青 年协会及其他志愿组织,寻找香港以至南亚裔青年出席工作坊,与参赛者寻求共 识,一同想像宜居的青年住屋。比赛设有18 至36 岁的参赛年龄限制,他指出参 赛者与用家的年纪相约,更会明白用家的真正需要,「年轻人的事,便由年轻人 去解决吧!」

    抛砖引玉 发掘无限可能

    谈及未来住屋问题,这不单是香港 严峻的考验,更是对青年人生的试 炼,「公屋供应长期滞後需求,青 年人仍未有能力上楼,这比赛所提 倡的青年房屋能给他们一个过渡期 设计」,吴会长更希望此比赛能抛 砖引玉,使青年房屋设计的议题引 起政府及公众关注,促进社会讨论 气氛。儘管吴会长任期於2016 年 年底将至,但香港建築师学会承诺 会继往开来,就推动优秀建築不遗 馀力。


     

    活动筹委的话 – 卫翠芷博士、香港建築师学会副会长

    IMG_9862

    善用各种方式 演绎空间无限可能

    卫副会长认为不单参赛作品创新,比赛规则 ─ 放宽楼底高度 ─ 更是香港史无前 例的。她说:「法例有时可能会有所限制,放宽楼底高度就能释放更多创意。」 现时住宅单位楼板至楼板高度一般为2.5 米至3.5 米,比赛则容许将之加高至3.7 米,让参赛者发挥其更多创意。

    建築师、工作坊与年轻人

    此外,参加者的创作过程亦十分有趣,卫副会长形容:「以往比赛,都是安排一 个地方给参赛者让他自己发挥、投用家所好;但今次我们安排了8 次工作坊,寻 找年轻人与参赛者沟通。」比赛共有53 队,合共108 位的年轻建築师参加,评 判团先从中挑选了10 个别具创意的团队设计方案,再选出5 队入围队伍。他们 透过讨论、草图、模型製作等方式,与超过200 名年轻人交流,了解他们对房屋 的要求。她强调参赛作品需要根据工作坊得回来的资讯再设计出来,「我们相信 参赛者要与最终使用者沟通,才更能清楚服务对象所需,与天马行空想像有所分 别」。评分标準以作品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为主要考虑。 卫副会长说,现时由发展商所设计的住宅多以家庭为单位,分别只在於单位大小 及质料,但每一家庭的年龄层、收入、人数各有不同,因此空间需要的要求也有 所不同,因此寄语年轻建築师要深入探讨住屋问题,善用不同方式来演绎空间, 探讨设计。


    活动筹委的话 – 朱海山副教授、比赛筹委会主席IMG_9885

    从办公室走向群众

    建築师,向来不只是在办公室里埋头设计,还要与大众互动,了解社会所需。主 办机构筹委会主席朱海山副教授观察到自回归後,香港虽有建築设计比赛,但数 量「少得可怜」,而且流於概念性,优胜作品大多未能付诸实行。在构思比赛之 初,筹委会强调是次比赛的冠军作品作品需以「一比一建成,让大众能亲身进入 单位,并感受空间,这才会有意义」;并希望比赛能让建築师「跳出思想框架」, 与用家同行。

    善用空间 共享资源

    对於外界指以150 呎为参赛準则地块变相鼓励狭小居住空间,朱副教授表示主办 方只有希望以此为挑战,并无意说150 呎是过大或是过小。他强调:「建築从来 不是著眼於平面,比赛寻求的是立体,3.7 米的高度空间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谈及5 个得奖作品,朱副教授找到了共通点,他说:「各作品也表达共用空间的 重要性,看到了『情』。」旧日的香港,大众公用设施、与邻舍交流问好的情景 已不复见,「今日大家步出升降机後便急忙走进家门,走廊那麽窄⋯⋯ 你也不想 逗留吧!」他说。得奖作品都重拾邻里情怀,以冠军作品为例,单位之间连环相 扣,能互相交换空间,让使用者能交流、分享,「也许住宅设计不用最豪华,但 最重要是够灵活,并能促进邻里关係,不少今天的房屋设计也忘了这点。」他慨 叹地道,深信建築设计不是简单地「一加一等於二」,并表示日後的比赛也可以 社会议题如人口老化为题目,举办相关的工作坊,与长者交流,务求让建築设计 更贴地,更为大众设想。

     

     

     

     

    Video
     
    Gallery

    no images were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