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物流是陆海通大厦的建筑关键

    14 December 2011

    享负盛名的前中环皇后戏院,该处现已被 LHT Tower(陆海通大厦)所取代,这幢由金门建筑所兴建的标志性大厦,在建筑上引发了不少挑战及难度甚高,相信只有是业界的精英才可将难题克服,把大厦如期建成。

     

    出名交通繁忙的皇后大道中,每天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群涌向该区工作、购物和娱乐,若然要兴建一座新的建筑物,必然为工程带来巨大的挑战。然而,在金门建筑的高级项目经理潘伟鸿的带领,及独特的 GPS 通讯系统和其他措施协助之下,便足以保证有效地运送建筑材料、顾及行人及工地安全和有效地进行施工。1961年的皇后戏院是一办公室兼营影院的大厦,而新建的陆海通大厦则是一幢楼高29层,总楼面面积21,000平方米的多用途办公及零售大厦,当中超过21层是办公室、两层的机楼、三层的零售楼层、地下层及占地两层的餐饮区。新的大厦的建筑期十分紧迫,只有493天,因为建筑上的多重难度,随后获颁发一个创新建筑的奖项。「陆海通大厦在2009至2011年的为期两年建筑期中,带引出不少独有的挑战。」金门建筑高级项目经理潘伟鸿说。「首先,相比其他主要的发展用地,该地盘面积较小。而由于三面接壤的道路,及只有一条行人道,所以运送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等均充满限制。其次,该地段落在香港的商业中心区,行人及交通流量也非常高,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工地的安全性,尤其是在繁忙的工作时段,广大市民的安全一直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事情。」

     

    潘氏解释说,工地需要每天及整天不间断地运送建筑材料,包括200立方米的混凝土;而一辆货车平均只可载7立方米,这意味着每天有30辆货车到达地盘。「建筑材料也会在上班时间到达,通过皇后大道中进出交收。」他说:「我们要确保等待运送的货车没有在皇后大道中上列队,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全球定位系统与司机直接沟通,通知他们暂时在国际金融中心外等候,当我们准备好时便通知他们驶往地盘。为了保证市民的安全,我们把6米的入口增宽至8米,并使用双用途摆动关闸,即关闭地盘进入时可允许行人在行人道上横过,而打开时则可提供双重屏障,在货车进入或离开时闸门会成为了屏障,避免行人被货车撞倒,而加长的宽度更有效防止一些鲁莽的行人强行通过。」取得了 BEAM 白金级别的陆海通大厦还采用了一些最先进的绿色元素,包括独特的外墙设计,呈现出优雅的线条包围着大厦,并采用了一个利用 BIM 设计的屋顶,当中包括了外墙清洁装置、冷却塔及获奖的遮阳设备。金门建筑亦联同渠务署进行了一次排水及水管的铺设,及让香港电灯加设电缆的挖掘工程。「金门和渠务署之间的合作是互利的,同时消除了我们申请进行排水开挖工程的需要。」潘氏说。「他们帮助我们,我们也促进工程达成,所以这是一次双赢的局面。」陆海通大厦在中环矗立了一个独特的新焦点,其率先采用的绿色新世代设计及技术,在香港的繁荣商业区引领风潮。

    Video
     
    Gallery

    no images were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