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级地标 悉尼歌剧院四十周年

    25 January 2014

    Sydney Opera House 8

    居高临下 • 争议不断 • 不惜工本

    1973年峻工的悉尼歌剧院,被公认为澳洲最突出的标志性建筑物,于今年隆重庆祝落成四十周年。歌剧院的诞生过程,戏剧性不逊莎士比亚的作品,也许更贴切地,该由以记述澳洲人怪诞心理的土产剧作家 David Williamson 写成剧本。

    疯狂超支、建筑师被解雇、政治角力和漫长而曲折的建造过程,对座落于悉尼港未端,当初拟作澳洲国家级文化中心的歌剧院可谓出师不利。然而,无论从高空、渡轮或徒步,它与毗邻的悉尼港湾大桥乃天作之合,外形气势磅礡,一见难忘。

    由1957年至1973年,耗用16年建造的悉尼歌剧院是融合现代建筑设计、澳洲工程和建筑技术的杰作,展示曾获普利兹克奖的设计天才-丹麦建筑师约恩•乌特松 (Jørn Utzon) 的天马行空创意。歌剧院建在红色花岗岩基座之上,一身白色如贝壳般的帆形外壳,一直被誉为是二十世纪举世知名的标志性建筑。复杂的工程问题,例如解决如何构建帆形屋顶已用了四年期间,加上建筑成本不断上升,直至完成后在世界舞台上一鸣惊人,当初带来的社会争议才终告平息。

    时至今天,悉尼歌剧院是澳洲的文化国宝,作为表演场地,它的音乐厅,歌剧院和话剧院,小剧场和录音室是公认为最优秀的,亦是给予世界杰出艺术家大展所长的理想场地。

    Sydney Opera House 4

     

    一个地标的演变

    早在1952年,当时的新南威尔士州长乔•卡希尔 (Joe Cahill),宣布政府透过建造悉尼歌剧院来提升该市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国际设计大赛在1956年1月举行,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超过220个作品角逐,乌特松的设计最后突围而出,时为1957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在同年9月宣布成发行歌剧院彩票来支付建设费用,16年间总共筹得了超过一亿澳元。

    岂料问题也接踵而至,1965年新上场的州政府与乌特松不咬弦。并由于计划一再超支,情况在1966年更闹出危机。最后,州政府拒绝支薪予乌特松,他随后在1966年2月辞职。因此,政府任命的新建筑师重新设计其余部份,特别是内部设计与装潢,预算由已追加的1,840万澳元,再进一步超支至1.02亿澳元。

     

    歌剧院内部解构

    悉梨歌剧院是设计新颖的表现主义建筑,在极为庞大的基座上,一系列由半径75.2米的球体,被称作「壳」的大型预制混凝土组件,构成屋顶部份。建筑群占地1.8公顷,长183米,最宽达120米,由588个沉降最深达海面下25米的混凝土墩支撑。

    虽然其屋顶结构常被称为「贝壳」,但它们其实都是由肋骨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支撑的预制混凝土嵌板;从构造上严格来说,不算是「贝壳」。歌剧院建筑群从远处呈现均匀白色,这些「壳」在细看之下,是由1,056,006块的「人字纹路」瓷砖铺砌而成,并以光亮白色及哑奶油色两款颜色组合而成。

    建筑群共设有两个较大的内部空间,音乐厅坐落在西边的「贝壳群」,而琼•萨瑟兰剧院 (Joan Sutherland Theatre) 则位于东边。「贝壳」大小取决于空间所需的高度,从入口处的矮空间,一直升高至观众席,直到舞台高座为止。位于音乐厅下面的基座内,是一些较小型的场馆,例如剧院,小剧场及录音室。大台阶 (Monumental Steps) 西侧的小「贝壳群」,设有 Bennelong 餐厅,基座周围由大量公众开放空间环绕,石铺前庭及相邻的台阶经常用作表演。

    Sydney Opera House 5

     

    屡有佳作

    悉尼歌剧院在建成前已举行表演,经常吸引饮誉世界的歌剧、话剧和戏剧表演家献艺。事实上,早在兴建期间,工人经常在午饭时间欣赏表演。美国歌星及演员保罗罗伯逊(Paul Robeson) 是第一位能够在这个未建成的国家及世界级的艺术地标表演的艺术家。

    歌剧院正式开幕前还有过的其他表演,钢琴家 (Romola Costantino) 在1973年4月13日于音乐厅举行首场独奏音乐会。同年9月28日上演首出歌剧,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 的《战争与和平》,由女高音 Birgit Nilsson 献唱的首场全华格纳作品的管弦乐音乐会在9月29日举行。

     

     

    Sydney Opera House 1全球仰慕

    今天的悉尼歌剧院令一众文化爱好者及游客趋之若鹜,每年举办多达三千项活动,向每年二十万人提供导赏,吸引每年观众达二百万人。这座建筑物拥有1,000个房间,长185米,宽120米,以2,194预制混凝土模块作为屋顶,屋顶部分重15吨,由350公里长的张拉钢缆绑牢。屋顶上的瓷砖数目超过一百万件,玻璃面积达6,225平方米,总电线长度达645公里。

    在1973年10月20日,悉尼歌剧院由英国女王伊莉萨白二世正式揭幕。1998年,悉尼歌剧院信托基金与乌特松冰释前嫌并展开接触,邀请他重新为歌剧院效力。次年,乌特松正式接受邀请,并在三年间和继承衣钵的儿子 Jan Utzon 及建筑师 Richard Johnson 制定原设计理念,翻新内部空间。

     

    More 特写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带领绿色建筑设计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环保设计总监梁文杰畅谈政府、市场及消费者对可持续设计的影响。 [...]
    香港世邦魏理仕 致力社会服务 推动企业成功
    世邦魏理仕一向勇于发表对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同时致力参与援助城中基层人士,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因而在本年度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的香港年度大奖中获取了杰出成绩。   [...]
    利安顾问有限公司 灵感‧以人为本 创意‧持恒致远
    利安顾问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名列前茅的建筑师事务所之一,在香港建筑业界始终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其140年来的专业顾问服务及其多成功作品,已经成为香港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安一直在透过与时俱进的设计技能和脚踏实地的实践经验,不断致力为香港这个多元文化的大都会锦上添花。 [...]
    贝诺又一成功设计指标 创建希慎广场的「总部风格」
    座落于香港的优质购物地段铜锣湾,全城引颈以盼的超新零售商业热点「希慎广场」已经正式隆重开业。著名的国际性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公司「贝诺」的集团董事 Chris Lohan 先生,为这个最新的「总部」深入解读当中的重要元素。 [...]
    捷得「场所创造」 庆祝35周年
    捷得建筑师事务所公司-是一所国际性的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公司,踏入十月份便是公司的周年志庆,见证他们三十五年来对新颖设计和创作捷得「场所创造」的执着和努力。 [...]
    新加坡史上最环保建筑之一 绿化面积高达12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加坡,位于裕廊湖区​​的生活时尚中心Jem™,将景观替换策略推到一个新的层次之上。这个项目由SAA Architects 设计,联盛集团建造,为人们打造出一个舒适而高效的工作环境。 [...]
    尊崇地方文化 成功设计关键
    [...]
    Aedas 在中国
    能够以建筑设计扎根于中国,并且蓬勃地发展了十个年头,Aedas(凯达)是世上少数其中一间的建筑事务所可以胜任。Aedas于2002年成立不久,便获发展商邀请参与首个于国内的建筑项目,那是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的财富中心,从此公司亦开展了中国的庞大业务。 [...]
    希慎广场 标志绿建新时代
    在过去数十年来,铜锣湾被誉为香港的购物热点,以及商业办公室的优质地段,一直举世知名。而希慎兴业则再次为该区注入了廿一世纪的建筑绿光,最新开幕的「希慎广场」为环保和科技所推动,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蓬勃生机。   实现愿景 [...]